■“我们井陉产的小米就是好!”
■给谷子脱皮。
■小米销售款发到手,村民高兴不已。
■全村家家户户的小米都集中在粮仓统一管理。
今日出镜
井陉县辛庄乡焦家垴村村民
采访动机
11月12日,焦家垴村众多村民将上个月收获的谷子脱皮加工成小米,并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。
□文/本报记者 刘琛敏 图/本报记者 张海强
11月12日上午,记者来到井陉县辛庄乡焦家垴村,众多村民正在加紧将自产的谷子加工成小米。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,热火朝天地干着活儿。他们分工明确,有的用脱皮机为谷子脱皮,有的装小米,有的封袋,还有的进行搬运等。
焦家垴村是井陉县较为偏远的山村,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。该村海拔1000多米,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该村谷子的特色。虽然海拔高,山路崎岖难行,2016年的洪灾还将道路冲毁,但村民们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,重新修筑了盘山道,还开辟出更多的土地来种植谷子。
焦家垴村委会主任杨味柱介绍,该村共有110户、302人,其中贫困户32户、贫困人口105人,种植谷子110余亩,年总产值达20000公斤,为村民年增收240000元。“2013年5月,我们村就成立了合作社。近年来,井陉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携手石家庄高校采用‘互联网+扶贫’的模式帮村民出售小米,使得我们村的小米通过网络销往北京、深圳等全国各地。以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农村电子商务,争取让村民早日脱贫。”杨味柱说。
编辑: 常青 责任编辑:尚燕华